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13 点击次数:127
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多重保护设计,这些保护机制如同“安全卫士”,在设备出现过载、异常压力或温度波动时及时干预,避免核心部件损坏。本文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,解析制冷系统中关键的保护措施及其工作原理。
动力系统的安全屏障。电流过载保护,压缩机配备智能电流监测模块,当检测到突发性电流激增(如电机堵转时电流超过额定值200%)持续性低幅过载并持续一段时间、三相电流失衡(一般为电流不平衡度大于10%)时自动切断电源。绕组温度保护是另一道防线。压缩机内部嵌入温度传感器网络,实时监测定子绕组温度、轴承温度,超过阈值时自动停机。
制冷剂循环系统压力异常防护体系也很关键。高压侧保护,当冷凝压力超过安全阈值,压力开关立即切断电路。常见原因有 冷凝器风扇停转 或转速低、冷却水流量不足 、系统混入不凝性气体 。低压侧保护,蒸发压力低于设定值(通常0.05-0.15MPa)时启动保护,应对场景包括 制冷剂严重泄漏 、 膨胀阀堵塞 、蒸发器严重结霜等。
制冷系统的油路循环是系统润滑与能量调节的保障,油压差保护是必不可少的。油压差控制器通过监测压缩机曲轴箱与油泵出口压力差,在以下情况停机, 开机后60秒内未建立有效油压 、运行中油压差持续低于0.15MPa超过20秒 、油路过滤器堵塞导致压差异常升高 。
冷水机组配备水流开关,检测到水流量不足时禁止启动 。
排气温度保护,压缩机排气管设置温度传感器,当排气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保护性停机。
现代制冷系统的保护设计已从单一故障应对发展为预防性保护网络,结合硬件冗余与软件智能,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。理解这些保护机制的工作原理,既能帮助快速排除故障,也能通过合理维护延长设备寿命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未来保护系统将更加主动化和个性化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